2021年6月8日至10日,南方阀门参加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的中国水博览会暨中国(国际)水务高峰论坛,南方阀门&珠华智水智慧水务总监徐秋红在论坛上进行主题分享。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命之基。引调水工程的泵站和管线,作为国家的“心脏”和“动脉”,是典型的复杂系统,具有水力脆弱性的特征。其核心是爆管和漏损产生的安全和效益问题,其主要原因是水锤。但是人们通常归结为管道老化、施工等表面原因,采用更换老旧管网、检漏等治标手段,不能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。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为了保障引调水工程输水目标和运行安全,有必要应用系统工程方法,集成水锤模拟分析、管道水锤与空气监测、自适应水锤防护关键阀门、瞬态过程控制等系统于一体的引调水工程水锤防护综合调控系统,大幅提高引调水工程“心脏”与“动脉”的健康管理水平。
一、引调水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
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,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,为此修建了许多引调水工程。因在水量利用率、水质保证和占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管道输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调水工程所采用。引调水工程规模大、范围广,跨流域、长管线、多支线 、大流量、多级泵站、大功率机组;系统复杂表现在组成型式多样性,隧洞、管道、箱涵、管渠(渡槽)结合,在水力学上表现出多过程、多约束耦合、大惯性的特点,运行过程受水力脆弱性的影响,水力脆弱性会引起管道流速的变化,在正常调度、偶然操作和紧急工况的时候,任何引起水力状态变化过快的因素都有可能产生水锤风险。
因此,引调水工程这一典型的复杂系统,在受到外界威胁时,应具有抵御、吸收、适应灾害的能力,保持系统必要的结构以及水的供给,并能够以有效的方式及时从灾害的影响下恢复,将输水满足率维持在较高水平。
近年来,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,自然灾害、事故灾害频发,我国发生多起突发性公共事件,且事件发生频率及影响均呈上升趋势。引调水工程安全管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,其系统工程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研究热点。
二、行业发展趋势
进入21世纪以来,许多国家大量投资更换老旧管网,大多数企业也采用一系列新的漏损控制技术策略,例如水平衡管理、DMA分区、改善检漏技术、非开挖管网修复技术、降低系统压力等等,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。但随着漏损控制达到一定水平,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可能不经济;大规模更换管网也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。尽管漏损检测与管控技术在不断进步,但是因为没有从源头去预防,每年都会产生新的漏损和爆管。
2010年IWA(国际水协)漏损专家组指出:水锤是导致管网老化与损坏的主要原因,并最终产生爆管。据世界银行统计,每年有超过32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从输配水管网中漏损掉。管网漏损以及更加严重的爆管事故造成的应急事件,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。
“心脏”和“动脉”的爆管和漏损的健康问题,本质是水锤引发对引调水工程系统抗毁性的威胁。随着对水锤爆管和漏损认识的深入,如何应用系统工程,结束各系统孤立形态和独立工作的方式,实现系统的完整性、接口的兼容性、功能的协调性,产生更高效能的体系能力。这让管网爆管防护和漏损控制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三、水锤防护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是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需
据统计,2020年因管网事故造成84人伤亡。据住建部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,2019年全国城市、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水量近百亿吨,相当于漏掉了700个西湖的水量。
随着工程规模和管网复杂程度的提升,水锤防护难度增加。长期以来,引调水工程水锤防护相关的模块,例如水锤模拟计算、水锤防护关键阀门、水锤监测以及过程控制等系统均处于独立存在、孤立运行的状态。阀门没有进行动态特性或者稳态特性试验,水锤模拟计算没有迭代阀门的动态特性曲线,管道没有水锤与空气监测,泵阀操作依赖的经验,难以满足复杂系统的水锤防护要求,发生极端工况时,经常产生爆管事故。
工程建设的设备厂家和智能化厂家不同一,工程上安装、调试不满足管网运行动态和瞬态的条件要求,加剧影响工程可靠性差,引调水工程运行安全无法保障。
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,都是因为忽略了引调水工程是典型的复杂系统,水锤防护需要应用系统工程方法。
引调水工程的抗毁性提升是保障输水能力的核心方法,主要依据引调水工程的抗毁性评价指标,主要包括系统结构鲁棒性和关键节点的可靠性两方面。
提升管网结构的鲁棒性是基础,评估系统节点的连通性和度数,基于管网结构和稳态水力模型流量分配的原理,改善节点流量分配的多元性,以提升节点连通性。对大流量关键节点优化流量分配方式,采用截流或截断方式优化拓扑结构,通过主管道大流量输入,满足关键节点度数对流量分配的要求。
改善关键节点的可靠性是重点,引调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受泵阀动作引起的水锤压力波的影响,形成引调水工程运行的主要风险来源,基于瞬态水力模型对关键节点的瞬态仿真与水锤监测,掌握水锤压力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,制定水锤防护策略,包括水锤防护配置和瞬态压力管控两个方面,以提升关键节点的可靠性。
为了提升引调水工程的抗毁性,南方阀门基于系统工程方法,融合水动力学、信息图论原理以及智能阀门,采用数据同化、大数据分析校核模型,形成了瞬态过程控制方案;构建了集水锤防护关键阀门、水锤模型分析、管道水锤与空气监测、瞬态过程智能控制于一体的引调水工程水锤防护综合调控系统。
四、结语
随着南方阀门对全过程瞬态压力管理体系的创立和完善,将引调水工程的正常调度、误操作和紧急工况的水力脆弱性分析循环;瞬态水力分析、瞬态调控、管网优化、水锤防护装置以及监控系统的设计循环;泵管阀关键参数在线监测、控制系统验证、极端工况验证模拟分析与验证循环与迭代,引调水工程“心脏”与“动脉”的健康管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![]() |
|
|